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论农民生态理性的培养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0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生态理性,是指从普遍联系的视角和科学发展的理念出发,将人、社会和自然界的发展有机统一,围绕人、社会、自然三者之间和谐关系的构建,在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中自觉作出有利

生态理性,是指从普遍联系的视角和科学发展的理念出发,将人、社会和自然界的发展有机统一,围绕人、社会、自然三者之间和谐关系的构建,在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中自觉作出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判断和行为方式。

农民生态理性的培育,是坚持“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立场,着眼于实践主体积极性的充分发挥,探索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问题。以培养农民的生态理性为切入点,增强农民适应生态文明建设发展需要的理性思维能力、价值判断能力和实践活动能力,有序推动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农民生态理性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复杂工程,必须充分考察国家、社会和个体等不同行为主体在培养实践中的角色和作用,从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生活方式和农村人才培育机制等多角度广泛分析,梳理农民生态理性培养的有效路径。

一、促进农村绿色经济发展,夯实生态理性培养的物质基础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明确指出“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1]。建设美丽乡村既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的,又是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目的。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离不开农村经济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同样离不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向绿色生态经济转型,是形成农民生态理性的条件。

有关绿色生态经济的理论,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倡节约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提倡以循环经济创新经济增长方式,提倡绿色、低碳的消费模式。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突出了绿色生态经济模式的重要地位,强调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实现农业产业结构朝生态友好型方向转变,是农村经济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必然要求。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总要求的绿色生态经济发展,为农民从事生态农业生产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农民在这种循环经济模式中形成正确的自然观,提升生态理性。

一是强化农民的生态道德意识。“绿色经济”由英国环境经济学家皮尔斯提出,是“以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是一种平衡式经济”[2](165)。农村绿色生态经济的发展,在开发利用资源上以节约保护资源和修复自然为优先原则,在发展战略布局上以绿色、循环和低碳发展为基本架构。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促使农民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如生态农业、生态养殖业、相关加工产业和生态旅游业,发展资源节约型经济。在生态与经济协调的发展中,农民对自然界(包括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与自身的关系有全面的审视,逐渐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摒弃单一地把自然界当作满足自身生存需要的工具的传统观念,把自然界纳入道德关怀对象的认知范畴。

二是强化农民的生态行为能力。绿色生态经济改变了农村的产业结构和农民的生产方式,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生产率。农民在生产实践中,通过对现代化生态农业生产技术的学习,不断强化生态知识、生态技术、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技能。在行为选择上,在追求生态平衡与长远经济利益的统一中规范和约束行为,生态行为能力得到大幅度增强。

三是增强农民的生态责任意识。随着绿色生态经济的推广和发展,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改变,在教育和健康上的投资增加,农村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容易接受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观念。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低碳水平提高,农民应该进一步提高对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有效利用的关注度,强化生态道德意识和环境保护的主体责任意识。

总之,农村经济向生态友好型经济的转型,农村绿色生态经济的发展为农民生态理性的培养提供经济基础,农民生态理性的形成,必然内在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进程中。

二、完善生态法律制度建设,完善生态理性养成的政治环境

在具备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后,还必须有巩固经济基础的政治环境。农民生态理性的培养也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政治环境。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健全,以及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完善及农民政治素养的提高。完善的法律制度规范下科学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及农民政治意识的强化,是农民生态理性的培养有序化的政治保障。

文章来源:《农民致富之友》 网址: http://www.nmzfzyzz.cn/qikandaodu/2021/0303/589.html

上一篇: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视阈下法理学的思考
下一篇:为农民致富做套餐山东农业大学服务三农工作纪

农民致富之友投稿 | 农民致富之友编辑部| 农民致富之友版面费 | 农民致富之友论文发表 | 农民致富之友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农民致富之友》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