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简称“概论课”或者“教材”)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讲述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简称“概论课”或者“教材”)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讲述了“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1];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讲述了“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2]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第五章《邓小平理论》讲述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三个时期土地关系的变化,彼此之间的关系,以及为什么如此变化是教学的难点。实事求是、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以此分析阐述这一教学难点,是较好的教学方式之一。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过渡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土地政策的变迁

农业人口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2011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首超50%”“1949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仅10.64%”[4]。在封建王朝统治时期,解决了农民问题,就解决了中国的主要问题。李自成一句“闯王来了不纳粮”的口号促使起义军拥者云集,为争取民心推翻明王朝的统治,挣得政治资源。洪秀全一个未曾实施的“天朝田亩制度”顺应民意,撼动了清王朝的统治根基。孙中山先生提出了“耕者有其田”,得到了有识之士的普遍拥护,动员了大量国人投身革命,推翻了满清政权。在第一个百年目标即将实现的今天,脱贫攻坚的重点难点依然是农民。纵观古今,真可谓“农民安则天下安”,而农民安的前提是处理好农民与土地之间的关系。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

1947年,毛泽东同志指出:“地主富农在农村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虽然各地有多有少,但按照一般情况来说,大约只占百分之八左右(以户为单位计算),而他们所占的土地,按照一般情况,则达全部土地的百分之七十到八十。”[5]结合中国的国情、革命的性质和特点,中国共产党将没收封建地主的土地归农民所有确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

(二)过渡时期的土地政策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6]中国共产党结合当时的情况制定了“一化三改”的总路线,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走互助合作道路”,“大体上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三个发展阶段。”[7]

(三)改革开放时期的土地政策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改革开放,在农民自发实践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家庭承包制的基础上,国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通过家庭承包的方式赋予了农民对承包土地的使用权和经营管理权,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邓小平说,“搞联产承包责任制,搞多种经营,提倡科学种田,农民有经营管理的自主权。”[8]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过渡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土地政策之间的“矛盾”

从“形式上”来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过渡时期、改革开放时期的土地政策存在“矛盾”之处,具体体现在不同时期农民与土地之间关系是不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土地政策,是打土豪分田地,做到“耕者有其田”;过渡时期的土地政策是合作经营,到了高级社阶段,后来又普遍到了人民公社阶段,农民将自己的土地上交到社里,实行生产资料农民集体所有;改革开放时期,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通过较长时间的承包期以及耕地承包期届满后的再延长,将土地的经营管理权还给了农民。有人认为“1950年代的社会主义改造,根本不是搞早了还是搞晚了,搞快了还是搞慢了,形式多样还是简单划一的问题,而是该不该搞,要不要搞的问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推广包产到户,允许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存在和发展,证明当年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是根本错误的。”[9]对于这种“矛盾”的存在,对于这种质疑,多数学生可能不大会关注得到;一些学生可能会疑而不问;极少数学生会疑而问之。解疑释惑,阐述好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本职工作。马克思说过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质。不论学生问与不问,我们都要将这些问题搞清楚、搞明白,向学生讲述清楚、讲述明白。

三、以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过渡时期、改革开放时期的土地政策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过渡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土地政策选择之历史必然

文章来源:《农民致富之友》 网址: http://www.nmzfzyzz.cn/qikandaodu/2021/0708/787.html

上一篇:高素质农民培育问题研究
下一篇:形势与政策教育在乡村思政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农民致富之友投稿 | 农民致富之友编辑部| 农民致富之友版面费 | 农民致富之友论文发表 | 农民致富之友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农民致富之友》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13308431980(微信同号) 投稿邮箱:kf@400qi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