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福建日报
近日,农业农村部等七部门公布第四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名单。福建省共有福建百香果、福州茉莉花茶、古田银耳、福安葡萄等4个入选。自2017年启动认定工作以来,福建已累计创建11个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福建农业多样性资源丰富,农业特色显著。近年来,全省各地立足区域资源禀赋,以发展特色鲜明、优势集聚、产业融合、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业产业为重点,打造一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将地方土特产和小品种发展成带动农民增收的大产业。
立足特色,集群发展
每天10时,“银耳姐姐”张家巧准时亮相抖音直播间,为自家无公害银耳打CALL。去年2月试水直播带货以来,她已累计开展300多场直播,最好的时候一天带货量1400多单。
2013年,古田人张家巧放弃在北京经营多年的家具生意,回到家乡创办古田晟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从事银耳工厂化栽培。“我们已经实现了银耳菌包制作全自动生产和银耳工厂化生产,100多间菇棚日常管理只需10名工人。”张家巧说,如今公司日产银耳10吨、海鲜菇10吨,年产值超过4000万元。与此同时,这一传统产业正向线上突围,线上线下联动发展。
在中国食用菌之都——古田,“银耳姐姐”的故事俯拾皆是。
近年来,古田县立足区域产业优势,深化食用菌生产“县域工厂化”模式,逐渐成长为全国银耳产业高地。全县食用菌鲜品年产量超90万吨,其中银耳产量占全球90%,食用菌产业链总产值突破120亿元,全县70%劳动力从事与食用菌产业相关工作,农民现金收入的70%来自食用菌产业。
“我们力争到2025年,食用菌生产‘县域工厂化'模式迈向更高层次,一二三产融合特色更加鲜明,力争实现全产业链产值达350亿元目标。”古田县食用菌产业管理局局长余新敏说。
依托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福建特色农产品正实现集群发展。
“我们以培育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为契机,全力推动十大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支持食用菌、水果、茶叶等优势产业打造千亿、百亿产业集群。”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说,福建按照“福建第一、区域畅销、全国知名”的总体思路,大力培育一批“福”字号优质特色农产品,全面提升“福”字号福建优质特色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公信力。
福州是中国茉莉花茶的发源地和主产区,年产量1.5万吨,特色主导产业总产值约22亿元。在创建福州茉莉花茶特优区过程中,当地积极推进茉莉花和茶叶种植、茉莉花茶批发市场、茉莉花茶博物馆以及茉莉花公园建设,着力打造集生产加工、展示销售、影视演艺、餐饮服务、文化旅游等为一体的福州茉莉花茶产业园,促进福州茉莉花茶产业集聚发展。
目前,全市共有福州茉莉花茶生产加工企业45家,预计福州茉莉花茶2021年品牌价值达到50亿元左右,全产业链价值超过100亿元。
借力科技,创新发展
再过两个月,连江县养殖户林则合家的绿盘鲍就能养成上市了。
去年4月,老林以每粒3元的价格,从连江官坞海产开发公司购买了1万粒绿盘鲍苗。尽管鲍苗成本远高于传统品种,但养了一年下来,他觉得特别划算:“1万粒传统鲍鱼,每粒进价0.25元,成活率不足五成,至少要养两年才能上市;1万粒绿盘鲍,每粒进价3元左右,成活率超过95%,养一年就能上市,早一年出售能节省约70万元的饵料及人工费。”
科技赋能,连江鲍鱼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加速度。
鲍鱼是连江的渔业支柱产业,全县渔业从业人员近20万,其中三分之一以上与鲍鱼打交道。鲍鱼产业高速发展,但也遭遇一些“成长的烦恼”。“近年来,鲍鱼品种退化、病害频发,养殖成活率低,制约着福州鲍鱼养殖产业的发展。”连江县鲍鱼行业协会会长吴永寿说,苗种改良势在必行。
在建设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过程中,连江县强化科技支撑,接连出台扶持措施,鼓励本土企业发展鲍鱼种业产业。历经多年攻关,本土企业连江官坞海产开发公司成功突破绿盘鲍育苗技术,并注册“福鲍1号”品牌。由国外绿鲍亲本与本土皱纹盘鲍杂交育种而成的绿盘鲍苗种,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周期短,出肉率也比传统鲍鱼高。
借力科技力量,连江鲍鱼种业创新不断,产业链实现延伸。“我们与福建农林大学、福州大学、厦门大学、集美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积极推进产学研技术研究开发,不断拓展鲍鱼产品体系。”吴永寿说,速冻保鲜的鲍鱼干品、即食包装的鲍鱼罐头、由鲍鱼壳制作而成的珍珠粉等精深加工产品,都是连江鲍鱼产业创新的代表成果。
文章来源:《农民致富之友》 网址: http://www.nmzfzyzz.cn/zonghexinwen/2021/0301/574.html
农民致富之友投稿 | 农民致富之友编辑部| 农民致富之友版面费 | 农民致富之友论文发表 | 农民致富之友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农民致富之友》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