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村一都融台园丰收一角。
庄炳耀操着一口浓郁的台湾南部乡音,讲解各种水果的引进时间。
芒果、莲雾、芭乐、桑葚、柑橘、葡萄、杨桃、柠檬、非洲人参……一排排,一列列,长势喜人。远处的山上青岚氤氲,带着云雾湿意的风从山顶落下来,在果林里沙沙穿行,顺带翻动起壮实的杈枝绿叶,反射出星星点点的光泽。
这里是福建省福清市一都镇东山村的一片果园。不远处就是当地有名的东关寨。果园的主人庄炳耀操着一口浓郁的台湾南部乡音,给我们详述着各种水果的引进品种和时间以及如何防虫、施肥。
“三顾茅庐”
福清是著名侨乡,庄炳耀与之结缘非常早。结缘的原因还是在一个“侨”字上。
庄炳耀是台湾彰化人,上世纪80年代被评为台湾地区十大青年农民,是岛内公认的“葡萄大王”。那时的他,葡萄种植技术赫赫有名,事业有成,根本没想过到大陆发展,直到林文镜主动找上了门。
林文镜是福建著名爱国侨领,有得风气之先的敏锐嗅觉。1997年7月,国家商务部、农业部以及国台办联合批准福清为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实验区,为两岸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随后林文镜投资创办洪宽海峡农业实验场,拟引进台湾高优水果种苗进行培育,带动当地农业发展和农民致富。
求贤若渴的林文镜找到了庄炳耀,却碰了一鼻子灰。那时的庄炳耀,在台湾南部已经拥有近百亩农庄、一个酿酒厂,根本不作他想。林文镜知道他的能耐,并没有放弃,先后三次邀请庄炳耀到福建实地看一看。“三顾茅庐”的诚意,加上大陆广阔的发展前景,终于把庄炳耀请到了福清。
林文镜回馈家乡的初衷感动了庄炳耀。“我本身也是有老祖宗的,是漳州那边到台湾的嘛。”如今林文镜斯人已逝,他的这份初衷被庄炳耀接续了下去。
为了把最新的农业技术及时传递给当地农户,庄炳耀每年都会参与福清市农办举办的农技培训班,义务给农户授课。气候、土壤、风向、微生物环境,他一一给大家答疑解惑。
即使一大把年纪,皮肤黝黑、身材壮硕的庄炳耀,还是保持着一个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习惯,跟工人一起下地一起收工。他觉得,农作还是要手把手地教才能教得会。
继续追梦
1999年庄炳耀来到福清时,当地还只有枇杷、龙眼等少数几种水果。经过考察,他发现这里很适合种植台湾的小西红柿和芭乐。于是,他从台湾带来种苗,试种成功后,就无偿向当地农民推广。此后,他又引进台湾的蜜雪梨、火龙果等高端水果。在他的带动下,如今,芭乐和火龙果已经发展成福清的当家水果。
时光一晃就是10年。本可以功成身退的庄炳耀,感觉已经离不开福清。于是他选择继续在福清追梦。这便有了一都镇东山村的一都融台园。他说,大山深处的一都镇,地理环境、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与台湾十分相似,福州的纬度比他的家乡彰化略高,同样品种的水果也比台湾的甜度高。
2019年一整年,庄炳耀都住在东山村,临近春节,他才回台湾探亲。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庄炳耀无法按计划回归,每天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后来两岸航班复航,隔离期一满,他就一刻不耽误地回来了。
从洪宽到一都,庄炳耀见证了当地台湾农创园的发展壮大。早在2011年,福清台湾农民创业园就升格为“国家级”。这里面他与有荣焉:“台农创业园发展态势良好,是两岸农业渊源深厚的必然结果,也是福建对台惠民惠农政策积极释放善意的结晶。”
就以现在的一都融台园为例,庄炳耀切身感受到惠台“31条”和“26条”的力度越来越大。他掰着手指头细算,园区内的生产道路硬化、灌溉项目等基础设施都有政府资金补助,他本人也领受不错的人才补贴。环境催人奋进,干劲就更足了。
老骥伏枥
在融台园,庄炳耀一直忙个不停,不断试种新品种,尝试改良东山村的土壤,并引进了台湾农业博士,组建融台园专家团……
目前,融台园已试种成功15类数十个新品种的水果,是当地台创园里的佼佼者。
庄炳耀并不满足。在他看来,180亩的规模看起来不小,但按品种一分的话,每一样都不算多。更不要说,若开放休闲观光采摘,规模根本就不够。经过这么多年的耕耘,很多的技术已经落地,现在他想做的就是让更先进理念在此生根发芽,这就是以现代休闲农业为主体,“做一个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升级版,既是高优水果的试验场、高优农业的孵化器,又是山水与民宿融为一体的农业休闲园样板”。
文章来源:《农民致富之友》 网址: http://www.nmzfzyzz.cn/zonghexinwen/2021/0421/665.html
农民致富之友投稿 | 农民致富之友编辑部| 农民致富之友版面费 | 农民致富之友论文发表 | 农民致富之友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农民致富之友》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